浙江县域观察:城产人——县域治理“三体问题”何以解?
时间:2024-12-08 10:34:5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周健)“三体问题”,主要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相互牵扯、相互排斥的运动规律问题。数百年来,无数天体力学研究者前赴后继寻求答案,但有特解、无通解。

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   王刚 摄

12月6日晚,“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二十七讲在浙江大学开讲,在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看来,县域治理也存在“三体问题”——作为城市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城、产、人”之间存在相互牵引、制约、影响的推拉关系,加之城市间的差异性,如何统筹“城产人”不存在通解。

“面对县域治理的‘三体问题’,政府要统筹好‘城、产、人’三大要素,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形,扬长避短、动态把握、集中攻坚其中某一要素,从而推动地区实现平衡发展、行稳致远。”曾瑞华说。

纵观瓯海,建县之初,其面临着城市资源之困、经济发展之困、人口积弱之困。数十年的蝶变跃迁,正是依托历届区委、区政府在不同发展时期,探索出了“三体问题”的不同解法。

瓯海城市一景。   王斌 供图

回顾瓯海发展历程,曾瑞华表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瓯海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短时间内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显然不现实,于是政府抓住改革开放东风,以“产”为核心破难。

在“产”这一要素引领下,瓯海民营经济迅速壮大,形成服装、鞋革、汽摩配、眼镜、锁具、电气机械、食品加工、包装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自此,瓯海的“城”开始有知名度、“人”开始有集聚度,人民生活逐步从温饱向小康转变。

步入21世纪,瓯海转道以“城”为核心破局,紧紧抓住了五次历史性机遇——温州动车南站投用,为城市建立了新枢纽;区政府搬迁,为城市开辟了新中心;棚户区改造,为城市扩容了新空间;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落地,为中心区南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园博会落户,为城市西向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瓯海紧紧抓住机遇,实现了从‘有区无城’到‘有区有城’到‘魅力新城’再到‘亚运新城’的历史性跃升,现在正大步迈向‘国际花园智城’。”曾瑞华表示,以“城”的发展为基础,瓯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同时新质生产力开始发展,人口优势持续放大。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瓯海坚持“人—产—城”的着力顺序。曾瑞华坦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人的需求”已经成为现阶段发展的核心问题。

对此,当地打造“聚人平台”、提升“留人环境”、塑造“育人生态”,通过建设中国数安港、中国基因药谷、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提质“学医养、吃住游”公共配套,全力破解务工人员占主导、高知分子不愿回、百姓文明程度跟不上、全龄友好不充分等问题。而随着“人”的集聚和赋能,瓯海“城”的首位度、宜居度和“产”的创新性、竞争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释放出更大的人口“虹吸力”。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   王刚 摄

作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主办方之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社长柴燕菲表示,决定一个地区兴衰成败的关键,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承载的厚度,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建设的高度、产业发展的强度、人文蕴含的温度。中国拥有数千个县级行政区,各类因素相互交织,致使城市发展路径迥然不同。瓯海历届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处理好“城产人”的辩证关系,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柴燕菲认为,瓯海在城市发展上做到“心中有图”,在产业发展上做到“心中有链”,在人的聚焦上做到“心中有人”,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天体力学中的“三体问题”没有通解,但城市发展的“三体问题”在特定地区、时期必定有解。瓯海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2023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873.49亿元,同比增长7.5%。可见,当地“城产人”三大因素已呈现出螺旋上升式的良性循环。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宝胜坦言,知过去方能晓现在、明未来,瓯海历届区委、区政府在县域治理上具有历史思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把握形势、认清本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据悉,“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主办。(完)

标签:

最新
  • 浙江县域观察:城产人——县域治理“三体问题”何以解?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周健)三体问题,主要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

  • 江苏全链条推进“厂中厂”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严格安全准入,新引进本质安全度高的企业2家;与承租企业签订出租厂

  • 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 释放多重信号为企业家“撑腰”

    中新网杭州11月28日电(郭其钰)11月28日,1300余名全球浙商汇聚西子

  • 中国现代医学开拓者颜福庆纪念展在南非开幕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11月9日电 (记者 孙翔)中国现代医学开拓者颜福庆

  • 工商银行民勤支行:多措并举防电信诈骗

    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当下,中国工商银行武威民勤支行迅速

  • 中新教育丨西藏那曲市林草局与西南林业大学向基层小学捐赠 送教进校园

    由西藏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与西南林业大学高原湿地中心联合发起,一

  • 财政部将在沙特利雅得发行美元主权债券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于2024

  • “迷综”出圈的超强范本,《密室大逃脱6》圆满收官

    今日(10月17日),由芒果TV独播的益智类实景解密真人秀《密室大逃脱6

  • 甘肃酒泉农特产品从乡村“深闺”俏销他乡

    中新网兰州10月27日电 (戴文昌)金秋时节,蟹肥梅熟,瓜果飘香。位

  • 资讯推荐:(中国新貌)世界地质公园里的森林居民:与林海同转型、共成长

    中新社兴安盟10月5日电 题:世界地质公园里的森林居民:与林海同转

  • “三无”医美暗藏安全隐患 警惕“美丽陷阱”_全球热闻

    三无美容产品及器械的流出,给众多医美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近期,

  • 环球快报:东博会推动中国—东盟来往愈密 民心更近

    中新网南宁9月21日电(黄令妍)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多年来

  • 青海铜业:稳产高产, “熔炼”经济发展硬实力 焦点消息

    9月3日,走进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的西部矿

  • 安徽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 持续创建能效“领跑者”

    中新网合肥9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打造新兴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

  • 从10.64%到66.16%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成效

     从10 64%到66 16%——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成效卓然□ 本报记

  • 【世界快播报】中国央行称降准仍有空间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5日在

  • 旅游
    • 烈日下的坚守|用汗水“浇灌”孩子们的击剑梦

    • 美国阿拉斯加尼科尔斯基东南方向发生5.2级地震

    • 经过多年努力 野生动物“活化石”普氏野马种群逐步恢复

    • 两年后才引入国产,全新第三代逍客还够“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