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出“组合拳” 稳大盘强信心 拼经济挑大梁
时间:2023-03-30 18:11:03

河南打出“组合拳” 稳大盘强信心 拼经济挑大梁

保健康、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防风险……

1月3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并回应公众关切。

2022年,经济大省勇挑大梁

2022年,我省落实扛稳“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总体符合预期,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河南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省委、省政府见事早、行动快,制定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在6大领域研究谋划了90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快速恢复的强劲势头。

2023年,河南这样拼经济

新一年,河南经济如何开局起步?发布会明确,全力以赴保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推动广大群众能消费、想消费、愿消费;瞄准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方面,持续聚力抓投资;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撑保障等多措并举强化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实现双向联动拓开放;稳住就业基本盘,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增强其他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在落实好90条政策的基础上,将通过抓细经济调节调控,抓实政策落地见效,抓牢发展载体支撑,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三驾马车”齐发力

投资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抓手。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我省实施“双百工程”,遴选100个左右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同时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项目储备熟化机制、项目要素保障机制推动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外贸、外资等工作稳中有进,去年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表示,省商务厅将以落实省政府90条相关政策措施为重要抓手,全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工作。在稳外贸方面,持续丰富“政策工具箱”,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不断壮大外贸主体,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在稳外资方面,落实落细促进政策,实施增量提质行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在扩消费方面,重点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文化旅游是促进消费的主阵地、主力军。”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表示,我省将打好文旅市场重振“组合拳”,掀起“河南人游河南”新热潮,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回老家过年”文旅品牌。把活动办出彩,让市场热起来;把优惠送出去,让大家动起来;把政策落到位,助企业好起来,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复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艺介绍,我省将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过增融资、扩需求、优供给、化风险、强服务、促转型等手段,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

守牢民生底线,提升“民生三感”

“就业是最大民生,要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伟表示,要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力抓好农民工就业,兜底保障困难人员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具体来说,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面释放人才活力,实现人才资源、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对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低保渐退期;将家庭人均收入介于低保标准1~1.5倍的低保边缘人口等四类家庭纳入保障范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朱良才表示,2023年将夯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强特殊群体关心关爱,将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用好“钱袋子”,搭建大平台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民生保障,需要“真金白银”硬支持。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庆业表示,2023年,省财政将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落实好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强化“三保”全链条管理、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兜紧兜牢“三保”底线;通过降成本、助融资、增订单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企业送雪中炭、下及时雨;通过强化资金保障、项目保障、绩效保障,大力拉动有效投资。

经济社会要发展,要有平台载体作支撑。马健表示,未来我省将做强产业载体,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做精农业载体,进一步强化中原农谷等平台科技资源集聚效应;做优创新载体,进一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做活开放载体,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和“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功能。

挺起工业脊梁,做强实体经济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翔表示,新的一年,我省将以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和贴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为着力点,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做足“稳”字功;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破冰抢滩等“三个行动”,打好“换”字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等“五项工程”,下实“转”字棋。

□河南日报记者 逯彦萃

标签: 河南日报

生活指南
  • 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 河南8400名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 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 部分县市直冲42℃

    热!成为最近一周河南人的口头禅。6月16日,省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北中部部分县市直冲42℃。本轮高温天气具有发

  • 河南出台22条意见 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2〕5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

  •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引入市场薪酬评价机制 鼓励人才积极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引领发展。市政府近日印发《中原科技城优秀

  • 以综合治理新成效 汇聚网络空间正能量

    6月15日,全省基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开封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出席并讲话。王战营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万人助万企|前5个月河南省新增包联企业3.9万家

  • 郑渝高铁、济郑高铁濮郑段6月20日开通运营

    6月1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20日零时起,郑州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京广高铁京武段将常态化按时速350

  • 楼阳生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州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一行。张军对河南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检察工作给予赞赏,对河南经

  •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践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河南。6月13日,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云启动仪式举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

  • 今年前五个月河南全省外贸总值同比增长7.1%

    6月14日,郑州海关发布消息,今年前5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322 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7 1%。其中,出口2042亿元,增长5

  • 楼阳生:做强“空中丝路” 做大枢纽经济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为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14日,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暨航空

  • 河南:十二条土地新政策助力稳经济促增长

    记者从6月14日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服务保障稳经济保增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出台12条稳经济促增长规划用地

  • 河南最新物流行业纾困措施来了 多税种减半征收

    为给河南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货运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栓,6月14日,河南省公布了《支持物流行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下文简称《措施

  • 10点开抢,郑州第二波500万电商消费券来了

    自6月10日我市首批电商消费券发放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领取率与核销率频创新高,消费热情高涨。深感京东上抢不到?别着

  • 新增17个行业可缓缴社保费!河南扩大助企纾困政策实施范围

    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

  • 提高提取额度 优化贷款流程 河南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

    6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关于明确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

  • 民生
    • 河南“五星”支部创建省级示范培训班7月4日开班

    • 河南:密织养老防骗网 守得夕阳无限好

    • 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 今年河南招聘特岗教师1.68万!招聘条件、岗位设置公布